手机版网站

江苏之声,带你体验视觉之美
新闻详情

商业银行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k8凯发版官网

2018-09-21 10:27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分享到: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脱贫攻坚作出了最新部署。贯彻落实精准脱贫的政治任务是金融体系应有的政治担当,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银行业机构应当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中坚作用。但在实践中,受制于贫困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信用环境等条件均未完善,银行机构扶贫效率和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转变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发挥系统合力,才能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好成效。

  银行业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随着各项扶贫政策的出台,银行业机构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方法和手段也不断丰富。有的银行积极帮助贫困村修建学校,积极开展扶智工作,资助贫困学生等;有的通过支持当地龙头企业,建立股权扶贫基金,以约定每年分红的收益用于对贫困户的帮扶;有的银行通过购入帮扶村的特色产品,实现财富的转化,进而实现了扶贫开发。

  总的来看,可以归结为两种模式:一是银行直接参与金融扶贫,由银行向贫困地区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针对帮扶村开展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二是银行间接参与金融扶贫,由银行向产业提供金融服务,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当地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直接金融扶贫模式中,银行能更为直接参与扶贫,同时可以更好做到精准扶贫,但“输血式”扶贫持续性较差,贫困人口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将自身资源优势实现财富转化,反而可能形成依赖性。而第二种间接金融扶贫模式中,通过对贫困地区产业支持,可以有效形成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有较好的持续性,不过,这种模式需要的周期较长,而且仅靠资金支持难以推动农村相关产业达到预期发展水平。

  银行在参与金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金融精准扶贫,主要难在“精准”上。这主要体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识别上。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识别由基层的村干部负责落实,在调查过程中,“寻租”现象难以避免。很多达到条件非贫困户获得了建档立卡,而真正的贫困户却无法获得建档立卡。此外,国家对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干部驻村机制,然而对后续管理和相应的保障却没有跟上,驻村干部接触过农村工作的较少,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难以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根本,导致在决策力和执行力上难以达到标准,金融扶贫更是难以顺利开展,措施往往无法有效实施。

  (二)脱贫与返贫现象同时存在。目前,银行参与金融精准扶贫,大多是采取直接给贫困户资金支持的直接形式,通过提高贫困户的人均收入,来进行“数据脱贫”。这种形式,虽然在短期内能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但缺乏持续性,一旦扶贫政策退出,原本脱贫的贫困户,将出现返贫情况。

  通过对多个贫困村的调查,发现造成当地脱贫工作进展不利的主要原因:

  一是主动脱贫意识较低。长期以来,很多帮扶地区的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下达任务指标,企业出钱出力,形成包点、包片的工作机制。这就造成了扶贫不扶志的状态,忽略了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甚至造成贫困地区和人口对扶贫形成一种类慈善的依赖。事实上,目前有很多国家级贫困县确实存在类似情况,“赖贫”不脱、坐等政策补贴等,大大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开展,金融机构逐渐认识到救济性扶贫只能发挥“输血”功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帮扶对象的状态,存在临时性、短期性和不可持续性的弊端。所以,发展农村产业化培育工作,搭建完整产业链,引导释放自我能力等“造血”式开发性扶贫道路被认为是有效的脱贫致富之路。

  (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作。近年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从宏观、行业等多个领域推出了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银行、保险、证券等类型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发挥各自行业优势,来发力金融精准扶贫。从整体上看,各个金融机构的扶贫工作主要都局限于各自的领域,不同行业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影响金融扶贫效果的提升。

  (四)扶贫成本较高。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工作遇到较大困难,付出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支持贷款为例,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的信息不对称,管理难度较大,贷款人数多,造成银行在发放支持贷款时,操作难度极大,加大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贫困户的信用意识淡薄,往往将银行的支持贷款认定为直接的财政补贴,认为不用还,导致信用等级较低,也加大了成本。

  银行业机构提高精准扶贫成效的基本策略

  (一)“造血”不忘“输血”,精准灌溉特色产业。扶贫可以分为“造血式”和“输血式”,其中,输血式扶贫目前仍是我国传统扶贫的主要模式,但输血式扶贫模式在助推脱贫过程中的“返贫率”较高,难以从根本上有效脱贫。所以,银行扶贫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贫困地区贫困户传统的“等、靠、要”的想法,加强对贫困地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基层工作人员来做好贫困户的疏导、教育工作,尽量避免在贫困地区给贫困户直接的现金、实物补助等“输血”方式。“造血式”扶贫要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实现真正的脱贫,但效率可能会相对较低。所以,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实现“造血”与“输血”并举。事实上,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无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但如果只强调“造血”而不注重“输血”,就会使很多扶贫项目因前期无法保障而遭到夭折。“输血”和“造血”的协同扶贫模式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基于一定的“输血”来充分挖掘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力。与此同时,要避免大水漫灌的扶贫策略,实现精准灌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确定扶贫项目的具体措施。

  (二)“大数据” “互联网”,科技金融助推扶贫攻坚。在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银行机构可以不断探索,形成适合贫困地区的扶贫金融产品和扶贫模式,并通过发展科技金融,依靠科技和金融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 ”等当下热点工具,创新多种金融扶贫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扶贫小额贷、创业担保贷、贫困户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等金融产品。用“大数据”甄别贫困人口、管理扶贫项目和资金,并开展贫困监测和评估,全面、动态地掌控扶贫项目实施与资金的使用进度情况。同时,利用自身组织制度完善、技术水平先进、产业信息明晰的优势,搭建资金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打造电商特色产业园区,帮助贫困人口丰富行业资源和运营经验,搭建完整的产业链,促使社会效益、银行效益和扶贫对象三方共赢。

  (三)整合扶贫资源和力量,构建金融体系整体合力。金融精准扶贫首先要求银行机构积极将视线着眼于贫困地区,如不断加大自助设备布放密度,持续优化各类金融服务手段,全面提高金融知识的覆盖率,让贫困群体真正认识金融、了解金融。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

  一是银行机构要积极探索与其他金融行业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银行、保险、证券三个金融行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合作,补足相互之间的政策与资金短板,形成良性互补。比如银行与保险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并协同保险建立健全保险服务网络,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方式。保险机构的介入,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担风险,保障银行利益,特别是当扶贫贷款违约造成损失时,保险人可将先前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经济补偿,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惜贷”问题,促进金融支持扶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银行业机构应积极与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加强协调配合。银行需要积极建立健全与扶贫开发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确定金融扶贫支持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扶贫对象,加强在信息共享、政策制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协调联动。只有多方积极配合才能将政策和方法落到实处。比如,银行在产业扶贫中可以引入ppp模式,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各方利益,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三是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尽快完善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大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银行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热情,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可持续的扶贫政策保障和资金供给体系。另外,银行要加大与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密切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联动,利用自身的信息和数据采集优势,协助地方政府和部门做好金融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同时在开展扶贫工作中,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情况,与当地扶贫部门密切沟通,做到有的放矢。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未来三年,我国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任务十分艰巨,银行业机构应当充分发挥网点分布广、业务操作规范程度高、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优势,突出问题导向,精准聚焦服务对象,优化产品和服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网站地图